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构建高校采购数智一体化管理体系
■ 侯冰 贺锦 杨敏 李励恒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央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改革与实施,政府采购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应重视采购需求管理,将采购需求管理节点嵌入到政府采购工作流程中,盘活数据资源,释放数据能量,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撑;同时,整合优化高校政府采购数字化流程,研究建立新型的从需求到支付多位一体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实现多部门有效联动、协同管理,从而达到提质增效和防范风险的目标。
一体化实施引发新问题
政府采购工作开展以来,在实际工作中,预算与执行之间往往脱节。高校开展项目预算评审工作一般在预算申报的半年前开展,主要针对项目执行目标、合理性等内容进行评审,编制内容不包含政府采购预算。但是,项目预算正式上报上级部门审批时,按照预算一体化要求,政府采购预算要作为子表上报,造成项目预算与政府采购预算衔接较差。同时,由于不需要经过专业评审,导致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得不到重视,上报数据的准确性较低、可操作性较差,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措施。
在执行阶段,采购品目、数量、价格等政府采购预算内容的编制与执行未形成有效闭环,预算与采购流程脱节,且对采购执行、资金支付等事项约束效果较差,即人们普遍认为采购执行、资金支付不受政府采购预算的约束,最终造成了预算的控制力不足。
中央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理念是运用现代化手段,统筹预算管理改革,将原有预算编制系统、政府采购计划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系统功能进行整合,形成一套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央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在各高校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政府采购工作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预算、采购、资产等系统之间数据通道未全部打通,各系统间项目关联性、粘合度不够,导致项目预算的约束力不足,预算数据、执行数据、资产数据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现代化数据治理体系不完善;预算填报时,财务部门、采购部门、资产部门等部门之间工作界限模糊,尤其是财务与采购部门对于政府采购预算认知有偏差。由于该上报内容既涉及财务相关的经济分类支出,又涉及政府采购相关的品目分类,如果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可行性,需要两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有较为频繁的互动,共同完成数据编报工作。然而,在实操过程中,由于两部门协同不足,导致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审核、上报等工作流程有效衔接不够,因此,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当前,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不全面,与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兼容性较差。在执行过程中,管理制度及程序未完成全流程的标准化改造,数字平台推广难度大。以北京交通大学招标项目的管理现状为例,项目立项、文件编制、招标组织、合同签订等环节的实施基本实现了关键数据的表单化,但是,仍需通过纸质版材料线下流转实现管理程序,缺少数字化管理机制,缺失数据治理途径,数据的驱动力得不到全面释放;市面上采购云平台建设水平不一,考虑建设及维护成本较高,各高校对采购云平台持观望态度。所以,在采购执行阶段,未通过统一的采购平台开展,导致采购明细数据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程序不规范;“数字采购”投入人力不足,专业人才缺失,尤其是缺少同时熟悉业务与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此外,高校内部数字化建设不全面,以合同信息管理为例,合同数据分散存储,按照业务范围多头管理,数据格式不统一,在增加工作量的同时,各系统间存在数据壁垒,校内一体化管理不到位,与财政预算一体化的兼容性较差,一体化实施基础较差。因此,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建设中,需要以数据要素为动能,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驱动能力建设。
智能化管理能力不足,内控意识不强也是当前高校采购工作存在的短板之一。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简化了服务对象的办事流程,用数据多“跑路”代替了人员跑腿工作,但是如何有效利用数据,实现科学管理、智能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针对超预算、超标准采购,超期付款等内容缺少预警机制;针对数据统计结果未能盘活利用,智能化分析不足;实际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重项目执行的现象,对预算管理、需求管理、履约验收等环节不够重视,统筹规划、科学实施的认知有偏差。
高校采购业务管理体系分析
高校政府采购业务按管理内容划分,可分为采购需求管理、政府采购预算、采购计划、采购执行、合同签订、项目验收、政府采购决算等环节,涉及采购需求、采购管理、审计及监督等单位。政府采购业务是一个多元素、多维度的管理体系,涉及多部门、多内容管理要素(如图1所示)。因此,应当以业务内容为内核,收集基础数据,驱动业务管理,将采购需求管理有效融入到政府采购工作中,为采购文件提供有效支撑,并按照需求内容逐步开展政府采购业务。
具体实施流程如下:首先,确定采购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及数据分析,确定采购标的,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内容、数量、单价、实施计划、商务要求等内容;同时,完成采购需求审查,进一步确定采购需求的合理性,做好风险控制(如图2所示)。
其次,完成预算评审、采购申请等准备工作,为采购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触发执行信号,与政府采购预算形成映射,呈现预算与支付的联动模式。
再次,执行采购到项目验收,实施数字化采购,支持采购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可追溯,保障采购项目的合法合规,形成数据资产,为智能化研究搭建基础平台。
最后,完成支付,形成决算内容,并将决算相关数据充分利用,为下一个预算年度的采购需求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将数字化转变为智能化,智能化分析政府采购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在多位一体管理体系中,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管理,形成一个统一、协调、有序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采购需求方负责制定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文件,并负责采购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采购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采购活动,负责采购项目的审批、评标、签订合同等工作;审计机构负责对采购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公正、公平;监督机构负责对采购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对采购活动提供支持和协调,如法务审核、技术支持、财务支付等。
建立数智化多位一体的采购业务体系
数智化赋能政府采购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数字化采购平台实现采购信息的全程数字化管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政府采购管理的智能化;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手段,对政府采购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为政府采购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政府采购服务的移动化;通过可视化技术,实现采购数据、过程和结果的可视化,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当前,高校应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落实预算执行,将采购需求管理前置,加强采购需求审查,搭建数字化多位一体的政府采购业务管理体系,实现多部门共同参与,分级审批,形成一个统一、协调、有序的多路径管理体系。同时,将预算、执行、决算等工作纳入数字化管理,打通各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形成有效闭环,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盘活数据资产,让数据“说话”,赋能政府采购业务(如图3所示)。
开展政府采购数智化多位一体管理后,可以带来如下效果:全程数字化管理缩短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节省采购成本;通过数据化决策支持体系,为政府采购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采购质量,实现采购价值最大化;通过数字化平台和可视化监管,实现采购过程信息公开透明,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采购的信任;通过多位一体管理机制,实现采购需求方、采购管理机构、审计机构、监督机构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提高采购管理能力,实现采购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推动政府采购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促进供应商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供应商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以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为契机,以数字化管理为目标,以智能化决策为导向,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基于校内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统筹分步实施采购活动,具体程序如下:
——落实采购需求管理,将采购需求管理工作进行标准化、数字化改革,制定标准表单,明确采购方式、采购实施计划、付款方式、预算情况、技术要求等内容,线上完成采购需求文件填报及审核。
——开展采购申请备案与审批,以经费账号为唯一标识,核对政府采购预算信息,对采购品目、数量、单价等内容进行匹配,同时,落实采购项目整体预算,避免拆分采购。
——完成合同信息备案,建立供应商信息库,记录合同金额、日期、供应商信息、采购方式、物品清单、付款计划等信息,保证合同信息的准确性。
——开展项目验收监督管理,针对采购合同履约情况,实施采购项目验收,明确商务及技术内容是否满足要求,形成供应商评价体系。
——实施档案管理电子化改革,实现档案的快速检索及调阅,节约物理空间及人工成本。
——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将合同及验收相关信息有效利用,盘活数据资产,向合同系统及资产系统传输数据,打通校内一体化管理数据通道。
通过对北京交通大学采购管理系统2023年执行数据进行汇总,采购计划申请及批复时长情况如表1所示,计划批复后到合同签订耗时如表2所示,整个项目实施进度如图表3所示。
分析数据图表可发现,通过线上开展的采购计划申请与审批工作,可在7天内完成批复的项目达到89.7%,采购计划批复后即可进入采购执行阶段。但是,采招工作组织实施通过线下开展,不具备数字化采购的基础,耗时7天以上的数据所占项目总数比例约50%。对比采购项目从计划申请到合同签订所需总时长发现,由于线下执行采购耗时较长,对采购项目实施整体进度影响较为明显,导致7天内完成合同签订项目下降到约40%。因此,数智化多位一体的采购业务体系及采购平台的建设迫在眉睫。
数智一体化助力内控优化
当前,如何将内控制度与规则嵌入信息系统,推进内控建设、增强内控意识,如何利用现代化手段、智慧化管理,不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将审计、监督等部门职责通过系统实现,都是提高高校采购工作治理能力的重点研究方向。
规范管理,增强风险防范。高校应研究数智化管理,树立“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管理新思维,最终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内控制度与规则嵌入信息系统,为各环节建立约束机制,做到环环相扣的流程化管理。同时,高校要有效利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机制,研究完善预算控制体系,探索预算编制、资金支付、资产管理等重要管理节点融汇贯通,通过打造数字化的资金全流程闭环管理,建立现代化内部控制体系,实现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业财融合,不断提质增效。打通学校财务、采购、资产等管理工作之间壁垒,实现学校预算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全线上闭环管理,推进校内系统对接工作,贯通预算工作相关的事前预算管理、事中预算执行,事后资产管理与报销工作,方便各部门协同管理。以业务带动财务管理,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勇于创新,探索打破传统。全面实现学校采购招标工作的全流程电子化;盘活数据资产,建设大数据分析模块,提高数据治理能力;探索档案电子化管理,提升档案数据准确性,实现快速索引调阅。
多点联动,落实闭环管理。实现“无预算不执行”的工作要求,预算计划编制与审批环节则必不可少。但是,高校经费种类繁杂,预算批复项目要求严格,尤其是专项经费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须严格按照项目预算的批复执行。所以,以预算一体化为抓手,首先完成执行计划审批,根据预算批复情况进行核对,进一步推进“无预算不执行”。同时,做好执行项目的预报,实现“提前一公里”,执行早行动。其次,根据执行项目规模及类型执行采购,最终完成合同的签订工作,并建立合同管理机制,将合同信息、付款进度等内容实现系统过程记录,方便数据统计的同时,实时掌握进度。最后,完成项目验收,纳入资产管理平台,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形成有效闭环,做好学校资产的“守门员”,保护资金安全及学校权益。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图表制作:李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