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双一流”高校政府采购的购前、购中、购后的过程监管
2.1 购前的过程监管
2.1.1 加强对申购主体的培训教育
采购项目正式启动前,申购主体根据采购需求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全面论证采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经专家同意和相关职能部门审批通过,才能开展采购活动。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广泛宣传采购政策,对直接负责采购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采购流程和招标风险,从而提高监管效率。
2.1.2 强化对“放管服”内涵的理解
部分高校因顾虑“放管服”可能会引发廉政风险,各种“放管服”改革的政策红利不敢放、不愿放、不想放。高校政府采购工作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只有做好顶层设计,才能高效完成政府采购各项工作。在遵守政府采购相关规定的基础上,高校管理部门要协助科研人员高效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同时要加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做到科研设备招标采购的公开、透明、可追溯[5]。
2.1.3 加大内控管理体系建设
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政府采购工作容易在实践中发生偏差。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制度,将内部控制审计列为内部审计日常工作[6]。高校应切实做好内控监督管理工作,包括加大信息公开力度[7]、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内控制度等具体举措。
2.2 购中的过程监管
2.2.1 严格保证招标文件规范化
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合理设置采购需求、科学制订评分办法、专业选择采购方式,并确保开标评标过程的透明度。招标公告、投标人须知、采购需求、评分办法和标准、合同文本及投标文件格式等内容要确保清晰明确,为后续的合同订立和项目验收提供重要依据。
2.2.2 加快高校“互联网+采购”平台建设
“互联网+”平台是规范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的助力器·。针对“双一流”建设要求,加快高校“互联网+采购”平台建设,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服务等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手段,建立从网上报名、辅助评标到合同审核等全流程管理的招标采购系统。同时与其他系统如财务系统、资产系统、纪委、审计系统、OA系统、人事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所有申请、审批的在线完成,优化协同办公。
(2)强化信息传播与流动
运用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政府部门关于招标采购的政策法规和工作动态、定期发布招标采购专家对相关政策法规解读的视频以及学校的相关规定,强化信息传播与流动,使采购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最终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3)实现数据的互通与共享利用
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智慧校园等系统进行对接,确保各系统数据得到实时推送。建立“采购申请—资产入库—财务报销”的线上流程,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2.3 购后的过程监管
2.3.1 利用高校“互联网+采购”平台加快采购合同内容审查
(1)建立采购合同智能审查机制和制订审查规则
在高校“互联网+采购”平台上建立智能审查机制,利用图文识别技术将纸质合同文档数字化,并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合同内容进行智能分析和比对,识别关键信息、术语和条款,快速提取采购合同中的重要信息,如价格、数量、交货日期、付款方式等。
(2)自动识别问题点和提供预警提示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采购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变更的关键条款、不符合采购流程的做法等,快速定位采购合同中的疑点及不一致之处。对发现的问题,系统可自动生成预警提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及时提醒监管人员和采购人员注意,以防范风险。
(3)定制化审查规则和人机协同审查模式
根据采购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定制化审查规则和标准,确保审查过程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人机协同审查模式。由系统提供初步审查结果,采购相关人员负责对审查结果进行确认和决策,以确保审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持续优化和更新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
不断优化审查系统的算法和功能,提高其准确性、效率和用户体验。定期更新系统的规则和数据库,以适应采购环境的变化和政策法规的更新。
2.3.2 利用高校“互联网+采购”平台优化验收流程
(1)建立细致的验收标准
制订清晰、具体的验收标准,包括质量、数量、规格、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这些标准应基于相关法规、行业标准和采购合同制订,以确保验收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2)电子化验收记录和数据管理
利用平台的电子化功能,记录每一次验收过程和结果,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归档,这样才能提高验收数据的整合性和可追溯性,便于后续的监督和分析。
(3)建立验收报告和评估机制
每一次验收的结果都要生成验收报告,并进行评估分析。验收报告应包括验收时间、地点、结果、问题反馈等内容。评估分析则通过比较实际验收结果与标准要求的差距,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